三国时期真实的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?我们要是单从影视中来看的话,不管是哪一部与三国有关的电视电影,刘禅的形象就是一个傻乎乎的憨厚形象,和人们所说的那样,就算有诸葛亮,刘禅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。
▲刘禅影视形象(鲁继先演)
那真实的刘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有很多人说他是装傻,那他到底是真的傻还是装傻呢?下面福吧鸭就大家详细的说说。
要看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,得看其它名人对他的评价,而在这些评价里面,最有真实性的就是和刘禅同一时期的诸葛亮。诸葛亮说:“朝廷年方十八,天资仁敏,爱德下士。”对于这句话,要看它的真实性,首先要看它是出自什么时候,这句话是在诸葛亮的《与杜微书》里写的,而《与杜微书》是诸葛亮在领益州牧后,为了改变杜微消极不合作的态度而写。
而这句话在《与杜微书》里面,还有后半句“天下之人思慕汉室,欲与君因天顺民,辅此明主,以隆季兴之功,著勋于竹帛也。”居然把刘禅说成明主,这意思就很明显了,这是为了改变杜微的态度,而画的大饼。所以,诸葛亮的这个评价,多少是有一点拍马屁的意思在里面。
▲诸葛亮影视形象(陆毅演)
接着我们再来看看陈寿对于刘禅的评价:“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,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,传曰“素丝无常,唯所染之”,信矣哉!礼,国君继体,逾年改元,而章武之三年,则革称建兴,考之古义,体理为违。又国不置史,注记无官,是以行事多遗,灾异靡书。诸葛亮虽达于为政,凡此之类,犹有未周焉。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,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,不亦卓乎!自亮没后,兹制渐亏,优劣著矣!”
这段话是出自陈寿《三国志》里,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刘禅在前期听诸葛亮的话,凭用贤臣,那他就是明君;可到了后期宠信宦官,但成了昏庸的统治者。并且还说到一点:“不过,后主(在诸葛亮的辅佐下)经历了十二年,没有改过年号;屡兴战事,但不曾妄下赦令,还做得不够出色么!但自诸葛亮死后,这些体制渐渐缺损,前后政绩优劣对比就很明显了!”
▲陈寿
站在陈寿的角度,刘禅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很大能力的人,也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。之所以他能当皇帝41年,主要是诸葛亮、蒋琬、姜维等贤臣名将的辅佐,与他个人能力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关系。
而且,还有一点也可以证明刘禅个人能力是不怎么样的。这是来自刘备的话,刘备在白帝托孤时,曾对诸葛亮说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各位试想一下,如果刘备是很相信刘禅的能力,他还会说这样的话吗?要知道刘禅当时也在场,如果刘禅自己的能力也很强,听到这样的话不就是造成君臣不和吗?所以,刘备不傻,刘禅也不傻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▲刘备影视形象(于和伟演)
所以,综上所述,刘禅就是一个普通人,只不过时代让他坐到了皇帝那个位置上。当他有诸葛亮、蒋琬、姜维这些贤臣在世时,他可以全部放权,当自己的快乐皇帝,由这些贤臣来执政。可当这些贤臣死后,他分辨不了贤与奸,便马上宠信了黄皓这样的宦官,让蜀国开始走下坡路直至灭亡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