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禅,字升之,以字公嗣,刘备的庶长子,蜀国的第二位皇帝。刘备在世时,封他为王太子,刘备称帝后封为太子,刘备去世后,登基为帝。初为皇帝时,非常信任诸葛亮,全国所有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。
诸葛亮、蒋琬等贤臣去世之后,刘禅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把持这么大的朝政,于是权力被宦官黄皓掌握,使得名将姜维被迫外出屯田避乱。在黄皓的专权之下,蜀国逐渐开始衰落。后魏国灭蜀,刘禅投降,举家搬到洛阳,并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,最后得病去世,享年65岁。
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
刘禅是在公元223年登基,一直坐到公元263年向魏投降下台,这一共称帝在位41年,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。就算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里面,刘禅的在位时长也是在排名靠前的。
为什么能在位这么长时间,主要是他在前期特别信任诸葛亮,主要就是靠诸葛亮来治国理政。而等诸葛亮死后,他也是听从诸葛亮的建议,启用贤臣蒋琬、费炜来理政。并且还遵从诸葛生前定下的方针,团结内部,不轻易用兵,这让蜀国在一定的时期内稳定了很稳定的局域。
所以,很多史学家都觉得,刘禅之后能稳坐皇位长达41年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有诸葛亮这个能臣,并且还极度信任他。
▲诸葛亮影视形象
刘禅是谁所生?儿时经历了哪些事情?
刘禅不是嫡子,是由刘备的妾室甘夫人所生,他是刘备三个庶子里面最年长的一位。
公元208年(建安十三年)九月,曹操派曹纯领精骑五千在长坂坡大败刘备,刘备弃其妻子而逃,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得以幸免。
公元212年(建安十七年),被嫡母孙夫人携返东吴时被张飞和赵云截下。
公元219年(建安二十四年),刘备自封为汉中王,立刘禅为王太子。
公元221年(章武元年),刘备自立为帝,建立蜀汉,立刘禅为皇太子。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,掌握治国本领,刘备让其多学《申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六韬》等书,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,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《左传》。不仅如此,还令其学武。《寰宇记》有记载:“射山,在成都县北十五里,刘主禅学射于此。”
▲刘禅
刘禅何时登基?登基后又做了哪些事
刘备于公元223年,也就是章武三年的四月份,在永安宫去世。同一年的五月份,刘禅在成都继承皇位称帝,这一年刘禅年仅17岁,并且还尊吴皇后为皇太后,大赦天下,并与这一年改年号为建兴。
在刚继位的时候,刘禅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由诸葛亮作主。这也是为了遵守刘备留下的遗训“政事无巨细,咸决于亮”。也就是在这一年,在诸葛亮的建议下,蜀汉派邓芝出使吴国,与吴国修好。
公元224年(建兴二年)春,蜀国致力发展农业生产,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。
公元225年(建兴三年)三月,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,四郡都被平定,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,分建宁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,又分建宁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。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。
从公元228年(建兴六年)到公元234年(建兴十二年),诸葛亮多次北伐与曹魏交战,双方互有胜败。公元234年(建兴十二年)八月,诸葛亮在渭滨病逝。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,领兵互相攻打,魏延兵败逃走;杨仪斩杀魏延,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。刘禅大赦天下,任命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,假节镇守汉中。任命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,总理国家政事。
公元235年(建兴十三年)正月,中军师杨仪被贬为庶民并迁住汉嘉郡。夏四月,升任蒋琬为大将军。
公元236(建兴十四年)四月,刘禅前往湔县登临观阪,观看汶水水流,十天后返归成都。指示武都氐王苻健率领氐民四百多户徙迁至广都。
公元237年(建兴十五年)六月,皇后张氏逝世。
公元238年(延熙元年)正月,刘禅立前皇后之妹张氏为皇后。立皇子刘璿为皇太子,皇子刘瑶为安定王。冬十一月,大将军蒋琬率军出成都进驻汉中。
▲刘禅影视形象
刘禅什么时候投降魏国?又是哪一年去世?
刘禅投降魏国是在公元263年,并且举家迁往洛阳,随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。之后一直在洛阳生活了8年,一直到公元271年,也就是泰始七年,刘禅去世。史载,刘禅是因病而死。
在洛阳的这八年,刘禅还出一个典故,那就是“乐不思蜀”。
公元263年(景耀六年),魏将钟会、邓艾等大举伐蜀,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,刘禅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,决定派诸葛瞻领兵迎战,但诸葛瞻战败。之后,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,向曹魏投降。蜀汉亡后,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,封为安乐县公。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,嘱咐演奏蜀乐曲,并以歌舞助兴时,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,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。独刘禅怡然自若,不为悲伤。司马昭见到,便问刘禅:“安乐公是否思念蜀?”刘禅答道:“此间乐,不思蜀也。”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,趁上厕所时对他说:“陛下,下次如司马昭若再问同一件事,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,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,最后张开双眼,很认真地说:‘先人坟墓,远在蜀地,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!’这样,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。”刘禅听后,牢记在心。酒至半酣,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,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。司马昭听了,即回以:“咦,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?”刘禅大感惊奇道:“你怎么知道呀!”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。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,从此再也不怀疑他。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余生。而这就是乐不思蜀一典故的来历。
公元271年(泰始七年),刘禅去世,晋谥刘禅为思公。西晋末年,刘渊起事,国号为汉,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。









